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 正文

技术创新迅猛的金融机构“云端”博弈

发布时间:2021-09-13 10:07:25来源:

导读 金融机构“云”中的博弈与快速技术创新。在不久的将来,无论你持有哪张银行卡,住在哪里,都可以通过手机方便地支付、支付和转账。这种看似

金融机构“云”中的博弈与快速技术创新。

在不久的将来,无论你持有哪张银行卡,住在哪里,都可以通过手机方便地支付、支付和转账。这种看似“自然”的服务背后,是金融技术创新的迭代升级,也折射出金融机构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领域的激烈博弈。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金融机构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信息技术已成为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去年,工行“电购”电商平台快速崛起,中信银行与百度联手打造直营银行,光大银行“云支付”覆盖面持续扩大,银联携手20多家银行推出“中国银联快通”.辉煌的金融领域背后,无一例外都是金融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中国光大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石晨阳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盈利压力不断加大。此外,随着民间资本的开放和第三方支付的蓬勃发展,银行面临着竞争加剧、创新加速的局面。

目前,科技竞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技术讨论上,而是转变为围绕人的金融服务。去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支付宝在高峰期每秒支付85900笔交易,是2014年“双十一”高峰期的2.23倍。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李成表示,“中国支付系统在技术上领先全球,这得益于核心系统运行在‘云’上,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的灵活优势调度资源,应对高峰压力。”

同样注重云计算的灵活部署、资源池化、灵活调度等特点,不少银行迅速跟进“云”建设规划,推动自身IT系统服务转型。

“激烈的竞争要求银行的技术体系建设既要保证速度,又要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据石晨阳介绍,光大银行从2013年开始规划“私有云”建设,希望通过“全行统筹”、“统一容灾”、“精简分支机构”三个方面降低全行科技投入成本。

光大银行预计,“私有云”将带来一系列效益:资源整体利用率提升4倍,机房、机柜数量减少87%,基础设施投资减少40%,人力维护成本降低48%,整体建设成本一次性节约2亿元,年维护成本降低1300万元.

在一些大中型金融机构自主研发云技术、走自主可控之路的同时,一些小型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但是,由于R&D的实力和资金,一些金融机构的科技创新已经绰绰有余。

在此背景下,如何让云技术根据需求“流动”,创造价值,成为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思考的问题。

浦发银行副行长蒋透露,浦发银行正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启动金融云建设,考虑向金融同业开放部分云技术能力,为金融机构交易和客户交换创造便捷高效的新渠道。

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公司也在开放金融云服务。目前,蚂蚁金服正在推进“互联网推手”计划,将在未来五年内帮助1000家金融机构转型升级。

专家指出,开放带来机遇,合作可以共赢。利用互联网思维和科技,银行、证券、基金和互联网企业在“云”中展开激烈的博弈,但也有效地激发了金融介入的热情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