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码 > 正文

上海临港软件园:最“硬”的软件

发布时间:2021-08-28 22:03:43来源:

导读 上海临港软件园:最“硬”的软件位于浦东滴水湖畔,没有地理优势,缺乏人群聚集效应。肩负着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重任。虽然距离上海市中

上海临港软件园:最“硬”的软件

位于浦东滴水湖畔,没有地理优势,缺乏人群聚集效应。肩负着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重任。虽然距离上海市中心75公里,但上海临港却走上了自己的“逆袭”之路。“临港是新城,一张白纸,在信息化建设领域最容易实现弯道超车。”上海临港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林说。浦东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其中张江是核心重点,临港是主要承载区。张江作为国内创新能力较强的园区,一直是孵化器集中的大本营。现有孵化器72家,孵化企业2000多家,孵化面积50多万平方米。孵化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学、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机器人、大数据、工业4.0等多个前沿领域。临港软件园将助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过去人们谈论软件技术主要是消费互联网领域,临港软件园选择的是——工业互联网软件。不同于互联网和金融软件,这是一个需要十年积累沉淀,十年磨一剑的方向。临港软件园的选择“硬”“重”,需要配套政策和产业。好的孵化器是一个产业链完整的生态环境,人、财、物在精神滋养下自由组合碰撞,产生高效创新。

“智慧建城”的动力

随着国内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软件也站在历史的新节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堪称实现智能制造的原动力。

临港软件园随着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省级“中国软件城”而诞生。将在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和产业技术聚集平台中布局和发挥力量。在世界上有所转机的上海开源大数据研究院陈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临港软件园。“这里有很多重型机械行业的大数据,离客户最近。”他说。

一开始,很多来自互联网行业的软件蜂拥而至,但很少入驻。如今,与园区招商的作用相比,陈加林也是一个守门人。在他心目中,这个立场是非常明确的。——这是一个工业软件园,不同于城市软件园。在未来的制造业中,“硬件产品”的生产将不再被视为制造业,而是允许“软件”在制造业中发挥主导作用。软件无处不在,软件的转型颠覆了传统制造业。执念的背后,是评估入园企业产业化前景的力度和科学程度,以确保政府有限的投入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们的理想是培育一个诞生于临港的伟大企业。”陈加林表示,引进企业的第一标准是气质必须与端口兼容,甚至一度拒绝软件巨头入驻。对于进口型中小企业,临港更注重其发展速度、增速和可持续性。2016年,临港软件园引进企业数量增长50%。

“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社区”

对于一个人比较少的港口来说,“城”和“人”是首要问题。政策红利时代过后,真正留下来的是走向未来的希望。“现在,政府、产业、高校和科研园区是我们的投资利器。”陈嘉林说。虽然目前的港口政策是上海最好的,毕竟政策不是唯一的条件。临港软件园的园区服务路线“精细化投资,负责兑现”,实际上会粉碎临港的普惠政策。

作为软件园的运营者,临港软件园突破了单纯的园区运营管理和基础服务的定位,以

“为人才和企业服务。社会化服务是当前园区服务的方向。以园区为中介,企业可以与港区的海事大学、海洋大学、建桥学院等高校无缝对接。双方可以在学生实习、毕业招聘、共同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共同联盟。”他说。在基础物业服务方面,园区要着力打造产业生态链。

不同于早期园区企业先增加生活设施、人才公寓、医院、学校、博物馆、酒店等发展模式。已经部署在临港软件园周边,形成20分钟步行生活圈。这里的人才空间比例为人均14平方米,就创新集聚而言,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社区。预计到2020年,上海临港软件园将达到50万平方米的建筑规模,集聚5万名软件从业人员,成为上海最大、最好的环境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之一。

软件园的规划从未脱离临港新城的建设。园区第一家餐厅、第一条商业步行街、第一个人才服务平台、线上名人公寓,都体现了第一代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有纵横交错的水系,40%以上的绿化覆盖率和来自东海的清新海风,形成纯天然生态氧吧;这里有——个滴水湖,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景观湖,6个75公顷的城市生态公园和18个“城市岛屿”住宅区,创造了一个适合生活和工作的人间天堂。

“天上的一滴水落在海里,引起涟漪”。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估计软件产业会给一个城市带来多大的利益。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