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 正文

济宁高新区:无数创业者的梦想 从这里启航

发布时间:2021-09-07 00:04:43来源:

导读 济宁高新区:无数创业者的梦想,从这里启航。20多年前,火炬路以东人烟稀少,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科技之光的源

济宁高新区:无数创业者的梦想,从这里启航。

20多年前,火炬路以东人烟稀少,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科技之光的源泉。一个800平方米的孵化器,在短时间内成功孵化出了天祥、陈欣药业、田波食品等行业巨头,他们在这里打开了成功之门。回忆起最初的创业历程,集宁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首任主任石全仍难掩激动之情。

800平方米,建成全市首个创业中心。

自1995年来到济宁高新区以来,石泉与这个创新创业的热点结下了不解之缘。1996年3月,石全带领一个三人小组赴Xi、重庆、武汉、上海、天津等城市考察学习,逐步了解国家级创业中心并制定实施办法。

于是,在这座仅有800平方米的房子里,济宁市第一家创业中心应运而生。不到两个月,济宁高新区掀起了创业热潮,创业人才纷至沓来,16家单位孵化器成功入驻,从而拉开了济宁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大幕。

济宁高新区创业中心精心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成功孵化众多行业“巨头”。“如果不是济宁高新区,有些企业可能早就死掉了,现在已经成为高新区的明星企业。”石全说。

为帮助有困难的企业家,在石全的带领下,我们不仅每天给企业烧水送水,还积极为企业筹集资金注册公司,把办公室借给企业家。"许多企业家骑自行车来,开着奔驰走了."石全笑着说,从天祥、通联电气、田波食品到陈欣制药,一开始只有几个团队,创业中心经过三四年的爆发性发展,成为了龙头企业。

打破“人才”瓶颈,与高校共建平台。

“引进人才”是增强内生动力、建立创新机制的关键。在石全看来,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源是人才,这也是当时的发展问题之一。

“招一个企业,项目好办,买机器设备,招员工,但一个研究院整体迁移不容易。”石全说,创业中心通过多年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地处内陆、智力资源不发达的人才吸引之路,即搭建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的推动下,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在济宁设立办公室或科研基地,有项目就来做研究。

如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院所都在济宁高新区设立了办事处。他们还依托留学生创业园和博士后工作站,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

创业中心短短几年时间,先后引进了兰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药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等10个科技项目。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经常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动力来源。

搭建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各类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它们。

“企业家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需求,有些有共性,比如共享设备和仪器,我们通过平台提供。”石全说,创业中心是高新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最早的实施者,新药研发平台联合b

此外,由管委会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测试平台”,是创业中心所属省级软件园的公共技术平台,为60多家在孵软件企业提供免费软件开发和嵌入式软件测试服务。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集宁高新区还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资源的支持、引导和配置作用,计划建设港塔南片区科技金融中心、高新区创新大厦、新大学科技园(总部经济)三大功能服务平台,以及山推、鲁抗、陈欣、如意、中国重汽、凌华、天祥等七大行业公共实验室(平台),共“10大创新服务平台”。

1999年12月,济宁高新区创业中心晋升为国家级创业中心,2008年9月被科技部批准为享受“四税免费”政策的孵化器。成立以来,成功孵化企业5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转化科技成果近千项。

经过多年在孵化道路上的不断探索,济宁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形成了自己的——“四位一体”定位,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小企业成长孵化器、企业家创业摇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器”。创业大厦、创新大厦、创翔大厦巍然屹立,金域路创业街车水马龙,真正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帮助创业者实现人生价值。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