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站在96%的顶端 光靠信用和社会融合的“大旗”格局难以维系

发布时间:2021-09-09 14:05:34来源:

导读 站在96%的顶端,光靠信用和社会融合的“大旗”格局难以维系。今年上半年,信贷的“凶猛”是市场的普遍感受。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

站在96%的顶端,光靠信用和社会融合的“大旗”格局难以维系。

今年上半年,信贷的“凶猛”是市场的普遍感受。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表内信贷总额(含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增加87520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增量的96.2%。

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结构可谓“一热一冷一暖”。表内信贷“热”——笔占社会融资增量96%以上,创历史新高。表外融资“冷”——对社会融资规模有“负贡献”。直接融资“文”——处于适度增长态势,占同期社会融资增量的14%。

这是去杠杆化和风险防范背景下社会融资结构呈现的真实场景。不可否认,火热的表内信贷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仍将在社会融资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在把握去杠杆力度和节奏的背景下,业内人士表示,96%的这种现象可能无法持续。

回顾: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比例攀升至16年来的新高。

今年上半年,信贷的“凶猛”是市场的普遍感受。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表内信贷(含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下同)增加87520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增量的96.2%。

这是什么概念?从时间纵轴观察,《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了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96.2%是近16年来表内信贷占比最高的一年。即使在2002年,表内信贷仅占当年社会融资增量的95.5%。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去杠杆化背景下,表外融资迅速收缩。今年上半年表外融资减少12588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是“负贡献”。上一次,表外融资全年统计呈现负增长,还是2002年。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表外融资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更愿意称之为“影子银行”。近年来,“影子银行”因存在监管套利、经营不规范、潜在风险大等问题,一直是监管部门整改的重点。

不可否认,今年表内信贷的“火热”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此前在本报撰文指出,成本相对较高的银行表外融资大幅下降,而成本相对较低的贷款和公司债券增加较多,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助力实体经济稳步提升。

此外,“虽然金融机构正在有序地去杠杆化,但资金的使用更倾向于贷款和债券。这种货币衍生渠道的变化,有利于缩短实体经济的融资链条,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阮对说。

但从融资结构来看,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认为,表内信贷占比超过96%是不正常的,因为这意味着在所有融资渠道中,实体经济只能靠贷款融资,其他融资工具和渠道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银行贷款并不适合满足所有企业的融资需求。

“事实上,提高信贷比重的方向是对的。”国家金融和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

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更好地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扎实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时机。

曾刚认为,由此可以看出去杠杆的方向是坚定的,要做好力度和节奏,拉长去杠杆的时间,让有存在理由的表外项目继续再融资,平稳过渡,而做不到的项目严格管理,把“僵尸企业”清理出去,让未来的调整在边际进行。

基于此,他预测,表内信贷占社会融资增量96%的现状不会持续,“但并不意味着表内信贷被推回,而是融资结构逐渐稳定。有必要理性地看到,在去杠杆化的背景下,表内信贷仍是一种趋势”。

目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关键问题是如何向实体经济有效注入市场流动性。今年以来,信贷保持了较低的增速,加快发展非信贷融资势在必行。

连平建议,在“堵门”——的同时,整顿不规范、存在潜在风险(渠道业务、监管套利、资金闲置、高杠杆等)的非信贷融资。),也要“打开大门”——鼓励支持那些真正能够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规范合理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促进其稳健增长。

“对于同业和非标资产占比相对较低、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较强、经营管理规范的大型银行,可以适当调整监管要求。”比如连平允许适度提高同业和非标资产的比例和规模等。避免业务规模快速收缩,过度增加股票非标投资的退出压力;可以有选择地引导银行开展业务创新,推动同业和非标投资进入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急需金融支持的业务领域,进一步发挥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流入的作用。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