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扬帆直上 架起我浑浊的风帆 跨越深邃的大海

发布时间:2021-09-06 20:05:40来源:

导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扬帆直上,架起那座深邃的桥。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和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这是人民币国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扬帆直上,架起那座深邃的桥。

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和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漫长进程中向前迈出的又一步。

回顾这一过程,2009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节点,称之为“原点”不为过。无论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双边货币互换的升温,还是前两年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都是在2009年开始萌芽。

十年至此,人民币国际化呈现新特点,人民币跨境证券投资大幅增长。未来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的加强,过去没有充分发挥的投融资货币功能将得到发挥,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有望持续增长。

近十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民币国际化有多个维度,最直观的就是人民币的跨境收付。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广东省刚刚播下种子。2018年前9个月,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已超过2.6万亿元。

与中国开展跨境人民币收付款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与中国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国家和地区有242个,企业超过34.9万家,开展业务的银行超过386家。

在所有计量维度中,最显著的是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2009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将SDR固定价值的篮子货币范围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并在国际市场上抛石头问路;2018年,人民币在SDR篮子货币权重中稳居第三,从而探索出一条国际化之路。

不仅是公开信息,商业银行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人民币国际化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7年,中行对全球3134家企业和118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国际化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建行也对境内外企业人民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2009年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几乎是空白,但到了2016年,人民币已经在全球崭露头角,直接投资、国际信贷、国际债券、票据等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金融交易的综合占比呈上升趋势。61%的受访境外机构已开始使用人民币,预计未来人民币使用比例将有所提升。53%海外实体最常使用的产品是人民币跨境收付。

“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动力。”《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编制总结。

政策不断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环境。比如,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不断优化,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成为越来越多货币当局的选择。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2017年末,提交国持有人民币储备规模为1226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加318.03亿美元,增幅3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0多家海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未来十年,跨境金融交易有望发力。

近十年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得到了大多数海外实体的认可,但其投融资货币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去年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人民币跨境证券投资持续上升。

数据显示,2017年证券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由2016年的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且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年预计境外实体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将更加便利,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有望持续增长,人民币投融资的货币功能将持续深化。

市场参与者也有同样的期待。根据上述两家银行的研究,各类境外主体对扩大人民币市场深度广度和可投资标的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在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直接入市等现有投资渠道之外,继续拓展境内外互联互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国际会议上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易纲指出:“至于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市场驱动的过程。我们不会出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特殊政策。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市场参与者可以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自由选择他们最想持有的货币。”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石成认为,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全球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将有赖于自身“锚”属性的增强,在汇率内生稳定性增强的前提下,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再次加速。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