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情 > 正文

做学生创业的“护航天使”

发布时间:2021-08-30 14:03:54来源:

导读 做学生创业的“护航天使”“任何有梦想的人都是伟大的。”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曾在厦门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中唱过。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全

做学生创业的“护航天使”

“任何有梦想的人都是伟大的。”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曾在厦门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中唱过。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9所高校中,福建有3所,厦门理工大学位列其中。厦门理工大学如何做好“护航天使”,为追梦人插上伟大的“翅膀”?近日,有记者走进厦门理工大学一探究竟。

这盏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在厦门理工大学,学生们还在犹豫的时候,学校就用“灯笼”为他们点亮了前路,让他们大胆前行。从2009年开始,厦门理工大学大一就开设了《创业基础》,这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编写介绍创新思维、创业启蒙、创业培训等优秀创业课程,并融入学分管理。只有在学校,才能在毕业前拿到创新创业4学分。正是这一举动,为厦门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学生翁王智的心中生根发芽。他试图开发一款类似美团的App,但在注册公司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失败了。然而,厦门理工大学一直在不断为他提供“营养”。除了《创业企业成长》 《创新理论与创造力开发》等学校立项创业教材外,还有学校收集的2000多个创新创业计划案例。

最终,翁王智的梦想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去年,翁王智的创业项目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大赛中获得唯一一等奖。

即使找到了好项目,翁王智毕业后选择留在厦门理工大学中小企业成长支持中心,成为厦门理工大学创业的另类典范。“这也是厦门理工大学希望传达的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园主任苏说。

2016年12月,厦门理工大学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该学院将为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教给学生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保姆”养育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最近,厦门理工大学有一栋建筑特别引人关注。路过的学生总会去看一看。这是厦门理工大学创业者视为港湾的创新创业大厦。

走进近万平方米的“港湾”大厦,记者发现,一家公司只是一间小屋,环保材料、3D打印、智能制造等50多家公司入座。成熟项目先进入孵化区,孵化成功后再进入加速器区,等待伯乐。

在此落户的厦门理工大学大四学生谢高兴地说:“我们入园时,园区给了我们2万元的资金支持。去年,在园区一年一度的创业项目大赛中,我们又拿到了2万元奖金,帮了我们大忙。”他刚刚收到200万元的种子轮资金,正在进军打造中国社区机器人教育第一品牌。

“这里的办公用房、设备和水电对学生免费,对创业成功的项目给予5000 ~ 2万元的启动资金。”厦门理工大学中小企业成长支持中心副总经理李毅宏说。创新创业园综合部负责人谢文宇说,学校为创业团队安排的扶持资金和补贴可以用直线上升来形容,从2009年的每年40万元到去年的每年500多万元,实际上帮助了学生们的创业。

“智囊团”撑起一片璀璨的星空

在厦门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大厦,向天歌公司明明可以离开厦门理工大学,却依然“坚持”。从PPT模板起家的,是由厦门理工大学12年级学生冯创办的。不到10天,向天歌就创造了100万元的营业额,为中石油等多家知名企业进行了PPT培训,并为国内顶级艺人邀请了PPT节目。向天歌不愿意离开学校,是因为厦门理工大学成立了一批称职的老师,为学生保驾护航,让他们无忧无虑地往前冲。

“我们搭建的虚拟车辆检测技术可以实现汽车与红绿灯的互联互通,驾驶员可以通过提前了解红绿灯的指示状态来调整车速,提高通行效率。”厦门理工大学大四学生潘阳表示,他们致力于建设一个融合LBS的智慧城市。目前该项目种子轮估值1500万元,已在银川率先落地。有了这个成绩,潘感激地说:“我们前不久注册了公司,但是不知道注册手续,不知道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都是老师解决的,帮助我们进行了法律对接。等等。”

不会记账,有专门的人提供财务培训;找不到产品的上游供应链,有专业人士帮助他们与能提供合理价格的厂家联系.厦门理工大学的服务细致入微。学校还拥有一支100人的校外企业家队伍,其中不乏来自各行业的优秀人才,如知名科学家、成功企业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等。他们不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创业路上的陷阱,还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