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蚍蜉撼大树”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韩愈《调张籍》诗中的名句,原句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弱小的力量试图去动摇强大的事物,结果显得非常可笑和不自量力。
一、原文出处与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韩愈《调张籍》 |
原文 |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含义 | 比喻弱小者妄图挑战强大者,结果徒劳无功,显得可笑。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盲目挑战权威或强者的做法。 |
二、延伸理解与现实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蚍蜉撼大树”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人或组织在面对强大对手时,缺乏实际能力却依然尝试挑战,最终失败。这种行为往往带有盲目性和不理智性。
例如:
- 在商业竞争中,小型企业试图挑战行业巨头,但因资源、技术、品牌等劣势而失败。
- 在政治领域,某些人试图推翻既有体制,但由于力量悬殊而难以成功。
这些例子都体现了“蚍蜉撼大树”的现实意义。
三、相关成语与类似表达
成语/表达 | 含义 | 与“蚍蜉撼大树”的关系 |
以卵击石 | 用鸡蛋去撞击石头,比喻自不量力 | 与“蚍蜉撼大树”意思相近 |
蚍蜉撼树 | 与“蚍蜉撼大树”几乎同义 | 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
不自量力 | 自己不衡量自己的能力 | 与“可笑不自量”意思一致 |
四、结语
“蚍蜉撼大树”不仅是一句古诗,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困难时,应客观评估自身实力,避免盲目行动。只有量力而行,才能真正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