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古诗】《城东早春》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早春时节城东地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赞美之情。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唐诗中描写早春的代表作之一。
一、诗歌原文
> 城东早春
> 杨巨源
> 新年都未有芳华,
> 二月初惊见草芽。
> 白雪却嫌春色晚,
> 故穿庭树作飞花。
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早春时节的自然变化。诗中“新年都未有芳华”说明新春刚刚开始,万物尚未完全复苏;“二月初惊见草芽”则表现出诗人对第一片新芽的惊喜与感动;后两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运用拟人手法,将雪花比作春天的使者,增添了一种诗意的浪漫。
三、表格对比分析
| 诗句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表达情感 |
| 新年都未有芳华 | 新年刚开始,还没有花儿开放 | 春天刚到,万物尚在沉睡 | 对春天的期待 |
| 二月初惊见草芽 | 二月初,突然看到小草发芽 | 春天的迹象初现 | 对自然变化的惊喜 |
| 白雪却嫌春色晚 | 雪花觉得春天来得太晚 | 将雪拟人化,表达对春天的渴望 | 对春天的向往 |
| 故穿庭树作飞花 | 所以穿过庭院的树,像飞舞的花瓣 | 雪花如花般飘落 | 对春景的赞美 |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全诗仅四句,用词精准,没有冗余。
2. 意象新颖:将“白雪”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3. 情感真挚: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五、结语
《城东早春》虽是一首小诗,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与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言简意赅”的特点。它不仅是一幅早春的画卷,也是一首心灵的诗篇,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