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春草木深原文】“城春草木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句诗虽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是杜甫在战乱中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一、原文及出处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 | 城春草木深 |
| 出处 | 杜甫《春望》 |
| 作者 | 杜甫(唐代) |
| 诗题 | 《春望》 |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目睹国破家亡,写下此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
二、诗句解析
“城春草木深”字面意思是:春天的城中,草木生长茂盛。但在这看似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实则暗含着一种荒凉与哀愁。杜甫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战乱后京城残破景象的感叹,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已非昔日繁华。
- “春”: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战乱中显得格外凄凉。
- “草木深”:草木繁茂,象征自然的顽强生命力,但也暗示了人烟稀少、城池荒废的现实。
三、全诗简要赏析
《春望》全诗如下: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亲人离散的深切感慨。其中,“城春草木深”一句,既写景,又寓情,是整首诗情感基调的重要铺垫。
四、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含义 | 表面写春日城中草木茂盛,实则暗含战乱后的荒凉与哀愁 |
| 情感表达 |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
| 诗歌主题 | 忧国忧民、战乱中的思乡之情 |
| 文学价值 | 展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
五、结语
“城春草木深”虽只是一句诗,却承载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这样的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也能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深远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