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音信无凭】“雁来音信无凭”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原句为:“鸿雁来时,万条垂柳,都系柳丝长。……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无法传递书信的无奈之情。
一、
“雁来音信无凭”意指虽然大雁飞来,但并没有带来任何消息或书信,象征着信息的断绝和情感的失落。在古代,雁被视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因此“雁”常被用来寄托思乡、怀人之情。而“音信无凭”则强调了这种寄托落空后的失望与惆怅。
这一句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内涵。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距离、时间、环境等限制时,对沟通与联系的渴望与无力感。
二、相关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宋代词人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
原文 |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
含义 | 雁虽至,却无书信传来,表达思念与无奈 |
象征意义 | 雁代表书信、传递;“无凭”表示信息断绝 |
情感基调 | 悲凉、忧郁、孤独、思乡 |
文化背景 | 古代通信不便,靠鸿雁传书,是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 |
现代启示 |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仍需珍惜真实的情感交流 |
三、结语
“雁来音信无凭”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类情感的一种深刻表达。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忽视那些真正能传递情感的方式,哪怕是一封信、一句问候,都能成为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