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少帝刘辩简介】汉少帝刘辩,字圣王,是东汉末代皇帝之一,生于公元176年,卒于公元189年,年仅14岁。他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所生的长子,原本在位时间极短,但其短暂的帝王生涯却深刻影响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
刘辩在189年即位,年号“昭宁”,在位仅五个月便被废黜。他的统治时期正值董卓专权、朝政混乱之际,最终被董卓所弑。他的弟弟刘协(即汉献帝)随后继位,成为东汉最后一位皇帝。
刘辩虽为皇帝,但实权掌握在宦官和外戚手中,自身并无实际权力。他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东汉末年皇权衰微、权臣当道的局面。
汉少帝刘辩简要介绍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刘辩 |
字 | 圣王 |
生卒年 | 公元176年-公元189年 |
在位时间 | 公元189年 |
年号 | 昭宁 |
父亲 | 汉灵帝刘宏 |
母亲 | 何皇后 |
继位原因 | 长子,原太子 |
在位时长 | 仅5个月 |
结局 | 被董卓废黜并杀害 |
历史评价 | 无实权,命运悲惨,象征皇权衰落 |
刘辩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作为东汉末年皇权更替的重要人物,见证了汉室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他的遭遇也反映出当时朝廷内部的腐败与动荡,为后来的三国乱世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