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怎么读】“蚍蜉撼树”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自量力,企图用微小的力量去动摇强大的事物,结果注定失败。下面将对“蚍蜉撼树”的拼音、含义、出处及使用场景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蚍蜉撼树”中的“蚍蜉”指的是蚂蚁类的小虫,“撼”是摇动的意思,“树”则指大树。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只小蚂蚁想摇动一棵大树,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喻力量微弱却妄图改变强大事物,行为可笑又徒劳。
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盲目自信的人或行为,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自身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全称 | 蚍蜉撼树 |
| 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 含义 | 比喻不自量力,试图用微小的力量去动摇强大的事物,注定失败。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行为的盲目与不切实际,带有贬义。 |
| 近义词 | 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
| 反义词 | 力所能及、量力而行 |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不切实际的行为;自我反思时提醒自己认清现实。 |
三、结语
“蚍蜉撼树”虽为古语,但其寓意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避免盲目自信、好高骛远,而是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只有认清自身的能力边界,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实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