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简介】甘肃省积石山县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地处黄河上游,地势险峻,山川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积石山县不仅是多民族聚居地,也是重要的农业和生态保护区。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自然环境、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对积石山县进行简要介绍。
一、基本情况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甘肃省积石山县 |
行政区划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县 |
地理位置 | 东接东乡族自治县,南邻临夏市,西连青海民和县,北靠宁夏西吉县 |
面积 | 约1480平方公里 |
人口 | 约25万(2023年数据) |
民族构成 | 回族、东乡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 |
县治所在地 | 大河家镇 |
主要产业 | 农业、畜牧业、旅游业、手工艺品 |
二、地理与自然环境
积石山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多山地丘陵,河流纵横。主要河流有大夏河、黄河支流等,水资源丰富。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该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积石山因地质构造复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铜、金等。
三、历史沿革
积石山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古代为羌人、氐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后逐渐纳入中原王朝管辖。明清时期,积石山成为边疆重镇,设有驿站和军事要塞。
近代以来,积石山地区在多次民族迁徙和战争中经历了较大的社会变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积石山县逐步发展起来,成为甘肃省重要的民族自治区域之一。
四、经济与社会发展
积石山县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同时发展养殖业,尤其是牛羊养殖较为普遍。近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推进,当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医疗条件显著改善。
此外,积石山县还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和手工艺品产业,如东乡族刺绣、回族建筑等,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文化特色
积石山县是多民族交融的地区,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保留了丰富的民俗传统。当地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展现了浓厚的宗教与文化氛围。
此外,积石山地区还是“花儿”民歌的发源地之一,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传统手工艺如木雕、陶艺、刺绣等也颇具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六、总结
甘肃省积石山县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地区。它不仅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元的文化内涵。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持续投入,积石山县正逐步走向更加繁荣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