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简介】会宁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和历史文化名县。会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以“红色文化”闻名全国,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节点之一。近年来,会宁在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甘肃省西部地区的重要县域。
一、概况总结
会宁县总面积约2,580平方公里,下辖14个镇、3个乡,总人口约46万。该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会宁是著名的“瓜果之乡”,盛产苹果、西红柿、马铃薯等农产品,其中“会宁苹果”更是远近闻名。
二、历史与文化
会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和商贸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史上,会宁具有重要地位。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因此会宁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地”。
此外,会宁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皮影戏、民歌等,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三、经济与农业
会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作物包括小麦、玉米、马铃薯、苹果等。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特色农业逐渐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同时,会宁也在积极发展旅游业,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打造了多个旅游景点,如会宁红军会师旧址、黄河石林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四、教育与民生
会宁素有“教育大县”的美誉,基础教育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0余所,其中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较高,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在民生方面,会宁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饮水、医疗等条件,不断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五、生态环境
会宁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生态脆弱,曾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近年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等生态工程,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六、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地理位置 | 甘肃省中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
面积 | 约2,580平方公里 |
人口 | 约46万(2023年数据) |
行政区划 | 14个镇、3个乡 |
气候类型 |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主要产业 | 农业(苹果、马铃薯、蔬菜等)、旅游业 |
历史地位 |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 |
教育水平 | 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县 |
生态保护 | 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等工程 |
特色文化 | 红色文化、剪纸、皮影戏、民歌 |
综上所述,会宁县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更是一个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县城。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会宁将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