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什么意思解释一下】“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罪行极多,即使把竹子全部用完也写不完。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书写材料——竹简,用来比喻罪行之多,难以记录。
2、直接用原标题“罄竹难书什么意思解释一下”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加表格形式)
罄竹难书什么意思?解释与解析
“罄竹难书”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把竹子用尽也难以写完”,后来用来形容罪行极其严重,数量非常多,无法一一列举。
在现代汉语中,“罄竹难书”常用于批评某人或某组织犯下的罪行极其严重,甚至让人感到震惊和愤怒。它不仅用于历史事件,也可以用于现实生活中对某些行为的谴责。
一、词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罄竹难书 |
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 |
字面意思 | 把竹子用完了也无法写完 |
引申含义 | 形容罪行极多,难以记录 |
使用场景 | 批评、谴责、描述重大罪行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罪大恶极、罄竹难书 |
反义词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微不足道 |
二、使用示例
- 历史上,秦朝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其罪行可谓罄竹难书。
- 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
- 这个公司多次违法经营,其行为罄竹难书,最终被依法查处。
三、注意事项
1. 语境限制:此成语多用于负面评价,不适合用于正面或中性场合。
2. 情感色彩:带有强烈的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对象。
3. 适用范围:适合描述严重的罪行、错误或过失,不宜泛用。
四、总结
“罄竹难书”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罪行极多、难以穷尽。它源自古代的书写方式,寓意深刻,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文学、新闻和日常表达中。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确保语言准确且得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