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虽远必诛”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即使距离再远,也一定要诛杀”。它常用来形容一种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尤其在军事、政治或法律领域中,表示对敌人或违法者的追捕和惩罚不因距离而有所松懈。
一、
“虽远必诛”最早出自《汉书·赵充国传》,原意是强调边疆将领应有远见和决断力,即便敌人逃到远方,也要坚决追击。后来这一说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语境中,象征着国家或组织对威胁的零容忍态度,强调行动力和威慑力。
该成语不仅用于军事背景,也可用于商业、法律、甚至日常生活中的责任与担当,表达一种“绝不放过”的态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虽远必诛 |
出处 | 《汉书·赵充国传》 |
字面意思 | 即使距离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
引申含义 | 表达坚定决心、强大执行力、对威胁的零容忍 |
适用场景 | 军事、政治、法律、商业、个人责任等 |
常见用法 | “面对威胁,虽远必诛。”、“公司对违规行为虽远必诛。” |
文化背景 | 体现古代中国“以武止戈”、“威震四方”的思想 |
现代应用 | 强调执行力、责任感、法治精神 |
三、结语
“虽远必诛”不仅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威胁时,不能因为困难或距离而退缩,而是要以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行动去应对。无论是在国家治理还是个人成长中,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