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原意是说蚂蚁(蚍蜉)想要摇动大树,显然是不自量力的行为。后用来比喻人力量微小,却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形容行为愚蠢、不自量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蚍蜉撼树 |
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
出处 | 唐·韩愈《调张籍》 |
释义 | 比喻力量微小,却企图动摇强大的事物,形容不自量力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不自量力、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
反义词 | 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审时度势 |
二、成语故事与背景
“蚍蜉撼树”最早出现在韩愈的诗中,当时他是在讽刺那些对他的文章进行无端攻击的人。他认为这些人就像蚂蚁一样,妄图撼动一棵大树,简直是自不量力。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人盲目自信、不切实际的典型例子。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小职员试图挑战公司高层决策,如同蚍蜉撼树 |
学习环境 | 学生基础薄弱却妄想考入名校,显得不自量力 |
社会现象 | 一些人对社会问题指手画脚,却没有实际能力去改变,属于蚍蜉撼树 |
个人发展 | 一个人没有足够资源却想创业成功,可能就是蚍蜉撼树的表现 |
四、总结
“蚍蜉撼树”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自量力、盲目行动的人或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量力而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能力,避免做出类似“蚍蜉撼树”的举动。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