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原名有哪两个】《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在历史上,《史记》并非一开始就叫“史记”,它的原名曾有过不同的说法。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出发,总结《史记》的原名,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展示。
一、《史记》的原名概述
《史记》是司马迁历时多年完成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在其成书初期,并没有使用“史记”这一名称。根据史料记载和后世研究,其原名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1. 《太史公书》
这是最为广泛接受的说法。司马迁在完成这部巨著后,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其中“太史公”是司马迁的官职,表示他作为朝廷史官的身份。此名称体现了他对自身职责的尊重以及对历史记录的严肃态度。
2. 《太史记》
另一种说法认为,《史记》最初可能被称为《太史记》。这种说法虽然不如“《太史公书》”常见,但在部分古籍中也有提及。不过,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太史公书》”更为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名称都与司马迁本人密切相关,且均未直接使用“史记”二字。直到东汉时期,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首次提到“《史记》”这一名称,此后“史记”才逐渐成为这部作品的正式名称。
二、总结对比表
名称 | 出处/来源 | 含义说明 | 是否常用 |
《太史公书》 | 司马迁自题 | “太史公”为司马迁的官职,表明身份 | 是(主流说法) |
《太史记》 | 部分古籍提及 | 可能为早期别称 | 否(较少使用) |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史记》的原名主要有“《太史公书》”和“《太史记》”两种说法。其中,“《太史公书》”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名称,而“《太史记》”则更多见于个别文献或推测之中。了解这些名称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史记》的历史地位及其作者司马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