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的意思是什么】“付诸”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常用于书面语中。它通常与“行动”、“实践”、“实施”等词搭配使用,表示将某种想法、计划、措施等付诸于实际操作或执行中。在日常交流和正式写作中,“付诸”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政策、方案、计划等方面时更为常见。
一、
“付诸”是动词性词语,常用于表达将某种理念、方案、计划等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过程。例如,“付诸实施”即指将计划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付诸”常与“行动”、“实践”、“实行”、“执行”等词连用,构成固定搭配。
该词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语气较为庄重。在口语中较少单独使用,而更多以固定短语形式出现。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常见搭配 | 用法场景 | 举例 |
付诸 | fù zhū | 表示将某种思想、计划、措施等付之于行动 | 付诸行动、付诸实施、付诸实践 | 正式、书面语 | 他提出的建议已付诸实施。 |
强调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 付诸实践、付诸执行 | 政策、方案、计划等 | 这项政策将在下个月付诸实施。 |
三、使用注意点
1. 搭配使用:单独使用“付诸”较少见,一般需与“行动”、“实践”、“实施”等词搭配。
2. 语体风格:适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不适用于日常口语。
3. 逻辑关系:强调“从设想走向现实”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行动导向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词汇(如“付诸东流”、“付诸一笑”等),也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