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帖耳的意思是什么】“俯首帖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顺从、听话,甚至有些卑微地接受他人的命令或态度。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人在权威面前的谦卑状态,有时也带有贬义,表示缺乏主见或尊严。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俯首帖耳 |
拼音 | fǔ shǒu tiē ěr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于民,若父母之于子,俯首帖耳,莫不听命。” |
释义 | 形容人非常顺从、听话,甚至低声下气地服从他人。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在权威或强权面前的表现。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带有轻视、讽刺的意味。 |
近义词 | 唯唯诺诺、俯首甘为孺子牛、低眉顺眼 |
反义词 | 高傲自大、桀骜不驯、我行我素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职场中:老板对下属要求严格,下属总是俯首帖耳,不敢有丝毫异议。
2. 家庭中:孩子在严厉的父亲面前,常常表现得俯首帖耳,不敢违抗。
3. 历史故事中:古代臣子面对皇帝时,常需俯首帖耳,以示尊重与顺从。
三、注意事项
- “俯首帖耳”虽然强调顺从,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无原则的服从。适度的顺从是礼貌和尊重的体现,但过度则可能失去自我。
- 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场合,避免给人以贬低或讽刺的意味。
四、总结
“俯首帖耳”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权威时的极度顺从。它既有文化背景,也有现实意义,但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或引起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