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王守仁传文言文的翻译

2025-10-29 12:30:00

问题描述:

王守仁传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12:30:00

王守仁传文言文的翻译】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是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明史·王守仁传》中的文言文进行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其主要内容。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

以下为《明史·王守仁传》中部分文言文内容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翻译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少有大志,读书好深思。 他年少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读书并深入思考。
弱冠,游于京师,从薛侃问学。 二十岁时,他到京城,跟随薛侃学习。
其学以“致良知”为宗,主张“知行合一”。 他的学问以“致良知”为核心,主张“知行合一”。
常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他常说:“圣人的道理,我本性中自有。”
龙场驿之谪,始悟“心即理”。 在龙场驿被贬期间,他开始领悟“心即理”的道理。
后讲学于会稽,门人日众。 后来他在会稽讲学,学生日益增多。
民变起,遂起兵讨贼,屡立战功。 当民变发生时,他率军平叛,多次立下战功。
身死,弟子私谥曰“文成”。 他去世后,弟子们私下追赠他“文成”的谥号。

二、总结

王守仁一生经历丰富,早年立志求学,后因仕途不顺而被贬至龙场驿,在此期间悟出“心即理”的核心思想,奠定了心学的基础。他提倡“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强调内在道德自觉的重要性。在政治上,他曾参与平定叛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晚年讲学授徒,影响深远,弟子众多,成为当时重要的思想领袖之一。

三、关键信息汇总表

项目 内容
姓名 王守仁
伯安
出生地 浙江余姚
生卒年 1472—1529
学术思想 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
主要著作 《传习录》
被贬经历 龙场驿
官职 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
谥号 文成
影响 明代重要思想家,影响东亚文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王守仁的思想体系或具体历史事件,可参考《明史·王守仁传》及《王阳明全集》等相关文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