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铄今的意思是什么】“震古铄今”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成就、功绩或影响非常巨大,足以震撼古代、照亮当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或事件。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震古 | 震动古代,指影响深远,超越古人 |
铄今 | 铄亮当今,指对现代有极大启发或推动作用 |
因此,“震古铄今”整体意思是:在古代和现代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形容一个人的功绩或成就极为突出,值得后人敬仰和铭记。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明史·王守仁传》:“其学以知行合一为宗,而其所言所行,皆能震古铄今。”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文学、历史、评论等正式场合。
- 近义词: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功勋卓著
- 反义词:默默无闻、毫无建树、昙花一现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历史人物评价 | “孔子的思想震古铄今,至今仍影响着东亚文化。” |
文艺作品评论 |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堪称震古铄今之作。” |
科技成就表彰 | “这位科学家的发现不仅震古铄今,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
四、总结
“震古铄今”是一个高度赞扬性的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或一件事在历史长河中的非凡地位和持久影响力。它不仅仅表示过去的成绩,还强调了对现在和未来的深远意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以免显得夸张或不真实。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震古铄今 |
拼音 | zhèn gǔ shuò jīn |
释义 | 影响深远,既震动古代,又照亮当代 |
出处 | 《明史·王守仁传》 |
用法 | 多用于正式、书面语中 |
近义词 |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
反义词 | 默默无闻、毫无建树 |
使用场景 | 历史人物、文学作品、科技成就等评价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震古铄今”不仅是对个人或事物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双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