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文王之囿原文内容文王之囿原文及翻译

2025-10-08 03:22:45

问题描述:

文王之囿原文内容文王之囿原文及翻译,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03:22:45

文王之囿原文内容文王之囿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总结

《文王之囿》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孟子与齐宣王关于“王道”与“仁政”的一段对话。文中通过“文王之囿”这一典故,阐述了君主应以民为本、与民同乐的治国理念。

在对话中,齐宣王问:“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以为大,何也?”孟子指出,文王的苑囿虽广,但百姓并不觉得大,是因为文王与民共享其乐,不独占资源。而如果一个君主只顾自己享乐,不让百姓分享,即使苑囿小,百姓也会觉得大,这是“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强调了“仁政”的核心思想,即君主应体恤民情,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赢得民心,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以为大,何也?” 齐宣王问:“文王的苑囿有七十里见方,百姓却认为很大,为什么呢?”
孟子对曰:“昔者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随而谋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孟子回答说:“以前文王的苑囿,有七十里见方,砍柴打草的人去那里,捕猎野鸡兔子的人也去那里,文王只是随他们去,并不禁止,百姓觉得小,不是很合理吗?”
“今王之囿,方四十里,民皆以为大,不亦宜乎?” “现在大王的苑囿只有四十里,百姓却都认为很大,这不是很合理吗?”
“夫文王之囿,与民同之;今王之囿,民皆不得入。此无他,与民同乐,与民同忧,而王不与民同乐,不与民同忧,是故知王之不与民同乐也。” “文王的苑囿,与百姓共享;现在大王的苑囿,百姓都不能进去。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文王能与百姓同乐、同忧,而大王却不与百姓同乐、同忧,因此知道大王并不与民同乐。”

三、总结分析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

- “与民同乐”是仁政的核心:文王之所以能让百姓觉得苑囿不大,是因为他愿意与民共享资源,体现了“仁”的精神。

- 对比手法突出主题:孟子通过对比文王和齐宣王的不同做法,揭示出统治者是否真正关心百姓,是衡量其是否具备仁德的重要标准。

- 寓教于言,劝谏君主:孟子借古喻今,既表达了对文王仁政的推崇,也委婉地批评了齐宣王的专制行为。

如需进一步探讨“文王之囿”在现代管理、领导力或社会治理中的启示,可继续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