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小石城山记翻译

2025-10-04 22:58:00

问题描述:

小石城山记翻译,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22:58:00

小石城山记翻译】《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收录于《永州八记》之中。文章通过描绘小石城山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该文的翻译与总结。

一、原文简介

《小石城山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奇峰怪石、清泉流水,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全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二、翻译与总结

原文 翻译 说明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洞焉,其上曰“石城”。 从西山的山路向北走,翻过黄茅岭后向下走,有一个洞穴,它的上面叫“石城”。 开篇点明地理位置,引出小石城山的发现。
其壁立千仞,若削而成,其势若城,故名曰“石城”。 它的山壁高耸千尺,好像被刀削成一般,形状像城墙,因此叫做“石城”。 描述山体的陡峭与形状,突出“石城”之名的由来。
余与同游者数人,携酒食往观之。 我和几位朋友带着酒食去那里观赏。 展现作者与友人的游山活动,体现闲适之情。
见其石皆如铁,色黑而光润,叩之则鸣。 看见那里的石头都像铁一样,颜色乌黑且光滑,敲击时会发出声音。 细节描写,突出石质的特点和声音之美。
水自山中出,清澈见底,鱼跃其中,甚可乐也。 水从山中流出,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跳跃,非常有趣。 描绘山间溪水的清澈与生机。
予曰:“此山虽小,然其形胜足以动人。” 我说:“这座山虽然不大,但它的景色足以打动人心。” 表达对小石城山的赞美之情。
同游者曰:“然则,岂非天工造化之妙?” 朋友们说:“那么,难道不是大自然的巧妙之作吗?” 反问句式,强调自然之神奇。
予笑而不答。 我笑着没有回答。 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沉思。
回望群山,若隐若现,心旷神怡。 回头看群山,若隐若现,心情开阔愉悦。 结尾描写远眺景象,表达心境变化。

三、

《小石城山记》是一篇典型的山水游记,通过对小石城山的自然景观进行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文章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石山、溪水的生动刻画,也有对自然造化的赞叹。柳宗元在文中并未直接表达个人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绘,间接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此外,文章还体现出一种“寄情山水”的情怀,反映了作者在仕途失意后,通过游览自然来寻求心灵慰藉的心理状态。

四、文章特点

- 语言凝练:用词精准,结构紧凑,不拖泥带水。

- 描写细腻:对石、水、山等自然元素进行细致刻画。

- 情感含蓄:情感表达内敛,多通过景物描写流露。

- 哲理意味:在自然描写中蕴含对生命、命运的思考。

结语:

《小石城山记》不仅是对一处自然景观的记录,更是一篇充满哲思与美感的散文。它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深情与敬畏,也启发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更加珍惜身边的自然之美。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