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是什么中药有什么作用可以同半夏服用吗】“付子”在中药中通常指的是“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母根,因其形状似芋,故有“附子”之称。附子是一味常用且药性较强的中药材,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止痛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不过,“付子”有时也可能被误写为“附子”,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注意辨识。以下是对“附子”的详细介绍及与“半夏”是否可以同用的分析。
一、附子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拼音 | Fù Zǐ |
| 别名 | 乌头、川乌、草乌(生品) |
| 性味 | 辛、甘,大热;有毒 |
| 归经 | 心、肾、脾经 |
| 功效 |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
| 主治 | 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寒饮咳喘,脘腹冷痛,关节疼痛等 |
| 用法 | 煎服,常需炮制后使用 |
二、附子的作用
1. 回阳救逆:用于治疗因阳气衰竭导致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危重症状。
2. 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虚寒、腹痛腹泻等症状。
3. 祛风除湿:对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痛有一定疗效。
4. 增强心功能:可改善心阳不足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
三、附子与半夏能否同用?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块茎,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从中医配伍角度来看:
- 附子与半夏在性味上并不冲突,附子温热,半夏温燥,二者合用可增强温阳化痰、散寒止痛的效果。
- 在一些经典方剂中,如“小青龙汤”、“附子理中汤”等,均有附子与半夏搭配使用的案例。
- 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均为温燥之品,若患者体质偏热或阴虚内热者,应慎用或避免同时使用。
四、注意事项
1. 附子有毒,必须经过炮制(如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等)后方可入药,不可生用。
2. 用量控制:一般煎服不宜超过9克,且需先煎久煮以降低毒性。
3. 禁忌人群:阴虚阳亢、实热证患者禁用。
4. 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温热药同用时需谨慎,避免过度温燥伤阴。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付子 | 即“附子”,为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常用中药 |
| 作用 | 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祛风除湿、增强心功能 |
| 与半夏关系 | 可以同用,常用于温阳化痰、散寒止痛的方剂中 |
| 注意事项 | 有毒,需炮制后使用;用量适中,忌与寒凉药同用 |
综上所述,“付子”即“附子”,是一种具有较强温阳作用的中药,与半夏搭配使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但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调配,最好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