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中的史部主要是收藏什么】《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由清代乾隆年间组织编纂,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其中“史部”是四库分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录与历史相关的典籍。
史部的设立,旨在系统整理和保存历代的历史文献,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权威资料。在清代以前,历史类书籍分散于各类典籍之中,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四库全书》对史部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使其成为独立而完整的分类体系。
一、史部的主要内容
史部主要收录的是与历史有关的著作,包括正史、编年体史书、纪事本末体史书、地理志、职官志、目录学著作等。这些书籍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二、史部的分类结构(表格)
分类名称 | 内容说明 |
正史 | 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官方编修的正统史书 |
编年体 | 按时间顺序记载历史事件,如《春秋》、《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体 | 以事件为中心叙述历史,如《通鉴纪事本末》 |
地理志 | 记载各地山川、风土、物产、建制等,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 |
职官志 | 记载历代官职设置、制度沿革,如《唐六典》、《明会典》 |
目录学著作 | 记录图书分类、版本源流等,如《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史评与史论 | 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评论、分析的著作,如《读史方舆纪要》 |
三、总结
《四库全书》的史部不仅是对历史文献的集中整理,更是对中国历史研究体系的完善。它涵盖了从上古至明清的各类历史资料,为后世提供了系统的参考依据。通过这一分类,不仅有助于学者深入研究历史,也便于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因此,可以说,《四库全书》中的史部主要是收藏与历史相关的各种典籍,涵盖范围广泛,内容详实,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