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指的是什么】《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文献汇编之一。它由清朝乾隆年间组织编纂,历时近十年完成,涵盖了中国古代大量的典籍和文化成果。下面将对《四库全书》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内容。
一、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大型图书总集。该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因此得名“四库”。编纂工作由纪晓岚等人主持,旨在整理和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同时也具有政治和思想控制的目的。
《四库全书》共收录图书3400多种,约7.9万卷,总计约3600万字,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虽然在编纂过程中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改甚至销毁,但它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二、《四库全书》主要分类介绍
分类 | 含义 | 主要内容 | 举例 |
经 | 儒家经典著作 | 《诗经》、《尚书》、《礼记》等 | 《论语》、《孟子》 |
史 | 历史类书籍 | 正史、编年体、地理、方志等 | 《史记》、《资治通鉴》 |
子 | 百家学说与实用技艺 | 哲学、医学、农学、兵法等 | 《孙子兵法》、《本草纲目》 |
集 | 文人诗文词赋 | 个人文集、总集、诗话等 | 《李太白全集》、《文心雕龙》 |
三、历史意义与影响
1. 文化传承:《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珍贵古籍,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学术价值:成为历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
3. 政治作用:通过整理和筛选书籍,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和意识形态导向。
4. 版本问题:由于战乱和历史变迁,原版已毁,现存多为复刻本或影印本。
四、结语
《四库全书》不仅是一部庞大的文献集成,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尽管其编纂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了解《四库全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