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原方】“补阳还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等。该方以补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方剂组成与功效总结
药物名称 | 用量(克) | 功效作用 | 备注 |
黄芪 | 120 |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 君药,主药 |
当归 | 30 | 活血养血,调和营卫 | 臣药 |
赤芍 | 15 | 活血祛瘀,缓急止痛 | 臣药 |
川芎 | 9 | 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 臣药 |
红花 | 9 | 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 佐药 |
桃仁 | 9 |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 佐药 |
地龙 | 6 | 祛风通络,活血利尿 | 使药 |
二、方解与配伍特点
- 黄芪为君药,重用以大补元气,增强机体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 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均为活血化瘀之品,协同黄芪达到“气行则血行”的效果。
- 地龙为引经药,能通经络、祛风邪,增强全方通络止痛之效。
此方以补气为主,活血为辅,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尤其适合病程较长、体质虚弱者。
三、临床应用要点
- 适应症:中风后遗症、偏瘫、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
- 禁忌症:实热证、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使用。
-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饭后温服。
四、现代研究与应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常用于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五、注意事项
- 使用本方应辨证施治,不可盲目应用。
- 长期服用需注意脾胃功能,避免伤胃。
- 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结语
“补阳还五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历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其组方严谨,配伍合理,体现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中医理论。在现代医学背景下,该方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