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意思是:任意糟蹋、浪费天地间的财物,不珍惜自然和人类的劳动成果。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浪费资源、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暴殄天物 |
出处 | 《尚书·武成》 |
释义 | 指浪费、糟蹋宝贵的物品或资源,不珍惜自然与人力成果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也可用于形容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糟蹋东西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节约用度、爱惜物力 |
二、成语使用场景
1. 日常生活中:如有人随意丢弃食物或用品,可以说“这是暴殄天物”。
2. 工作场合:公司浪费原材料或设备,可以指责为“暴殄天物”。
3. 教育领域:老师教育学生要珍惜资源,避免“暴殄天物”的行为。
4. 环保议题:在讨论资源保护时,常用“暴殄天物”来形容过度消费或浪费。
三、实际例子
- 例1:餐厅里很多人点了很多菜却只吃了一小部分,最后都倒掉了,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暴殄天物”。
- 例2: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大量开采自然资源,却不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暴殄天物”的表现。
四、成语的文化意义
“暴殄天物”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了对自然、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在现代社会,随着资源日益紧张,“暴殄天物”的现象更值得警惕和反思。
五、总结
“暴殄天物”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表达了对资源浪费行为的批评。通过了解其含义、用法及实际应用,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节约与珍惜,避免成为“暴殄天物”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