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意思是:残害、浪费上天所赐予的万物。后用来形容对自然或人类劳动成果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暴殄天物 |
出处 | 《尚书·武成》 |
本义 | 残害、浪费上天所赐的万物 |
引申义 | 浪费资源、破坏自然或人类劳动成果 |
情感色彩 | 贬义 |
常用场合 | 批评浪费行为、环保议题等 |
二、详细解释
“暴殄天物”中的“暴”意为残暴、残害;“殄”意为灭绝、消灭;“天物”指的是大自然赋予的万物,也可以引申为人类辛勤劳动所得的成果。因此,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自然或社会资源的不珍惜和过度消耗,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暴殄天物”常用于批评那些浪费食物、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例如:
- 餐厅里大量倒掉未吃完的食物;
- 工厂随意排放污染物;
- 消费主义导致的过度购买与丢弃。
这些行为都被视为“暴殄天物”的表现。
三、使用示例
句子 | 解析 |
这些孩子浪费粮食,真是暴殄天物。 | 批评浪费食物的行为 |
企业为了利润不顾环保,简直是暴殄天物。 | 批评破坏环境的行为 |
我们要珍惜资源,杜绝暴殄天物的现象。 | 提出倡导节约的建议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糟蹋东西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爱惜物品 |
五、结语
“暴殄天物”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思的生活态度。在当今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每个人都应意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避免成为“暴殄天物”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