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衷一是拼音】“莫衷一是”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某个问题或事件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结论。这个成语的拼音是 mò zhōng yī shì。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莫 | mò | 表示“没有”,引申为“不能” |
衷 | zhōng | 心意、内心 |
一是 | yī shì | 一个统一的意见或结论 |
整体意思是:不能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形容意见不一致、争论不休。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其言也善,其行也正,其志也坚,其事也明,其人也贤,其德也厚,其道也远,其功也大,其名也显,其声也闻。”虽然原文中并无“莫衷一是”一词,但后世在使用中逐渐形成了这一表达。
常见用法:
- 用于会议讨论中,表示大家意见分歧。
- 用于新闻报道中,描述社会对某件事的看法不一。
- 用于学术研究中,说明观点尚未统一。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议论纷纷 |
反义词 | 一致同意、异口同声、达成共识 |
四、例句展示
1. 关于这个问题,专家们莫衷一是,至今没有明确结论。
2. 在会议上,大家对方案的优劣莫衷一是,气氛一度紧张。
3. 社会对该政策的评价莫衷一是,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很强烈。
五、总结
“莫衷一是”是一个表达意见分歧的成语,拼音为 mò zhōng yī shì。它常用于描述在讨论、决策或社会舆论中,不同人持有不同观点,难以形成统一意见的情况。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意见状态。
成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 | 例子 |
莫衷一是 | mò zhōng yī shì | 不能得出统一结论 | 表达意见分歧 | 专家们莫衷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