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背景故事简介】《满江红》是南宋爱国词人岳飞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以其激昂悲壮、充满民族气节的风格流传千古。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敌人的愤恨,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朝廷内部的复杂局势。
一、历史背景总结
北宋末年,金国崛起,多次南侵,最终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耻”。这一事件成为南宋王朝成立的重要导火索。南宋建立后,岳飞作为主战派将领,率领岳家军屡次北伐,收复失地,但最终因朝廷内部主和派的阻挠,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
《满江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敌人的仇恨以及对收复河山的坚定信念。
二、背景故事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满江红》 |
作者 | 岳飞(南宋) |
创作时间 | 约1130年前后(靖康之变后) |
创作背景 | 北宋灭亡,金兵南侵;南宋偏安一隅,主和派掌权 |
主要内容 | 表达对国家沦陷的愤怒、对敌人入侵的仇恨、对收复中原的渴望 |
情感基调 | 激昂悲壮、慷慨激越、充满爱国情怀 |
历史影响 |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之一,激励无数仁人志士 |
文学价值 | 融合豪放与悲壮,语言简练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争议点 | 有学者认为此词非岳飞所作,但多数人仍将其视为岳飞代表作 |
三、结语
《满江红》不仅是岳飞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缩影。它跨越时空,至今仍在激励着人们热爱祖国、捍卫正义。无论其真实作者是否为岳飞,这首词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文学范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