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锦心绣口是什么意思】“锦心绣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具有非常美好的心灵和出众的文采。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一个人不仅内心善良、品德高尚,而且言辞优美、文笔华丽,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锦心绣口 |
拼音 | jǐn xīn xiù kǒu |
出处 | 出自《宋史·苏轼传》:“轼性英爽,有大略,善属文,词章华赡,其胸中锦绣,故能吐属皆成文章。” |
释义 | 形容人心地美好,文采斐然,语言优雅,富有才华。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他人,尤其是文人或作家的才思与表达能力。 |
近义词 | 才高八斗、文采斐然、妙笔生花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言辞粗俗、文理不通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评论:
“他的作品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可谓锦心绣口。”
2. 人物评价:
“她不仅心地善良,而且谈吐优雅,真是锦心绣口之人。”
3. 课堂讲解:
“古人常用‘锦心绣口’来形容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
三、文化内涵
“锦心”象征着内心的纯洁与美好,“绣口”则比喻语言的精巧与华丽。两者结合,体现出中国古代对“内外兼修”的高度推崇,即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还要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
四、总结
“锦心绣口”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成语,既表达了对个人内在美的赞赏,也体现了对其外在表现力的认可。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广泛用于赞美那些兼具道德修养与文学才华的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