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乐毅论原文及翻译】《乐毅论》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书圣”笔下的经典之作。此帖内容为一篇论述历史人物乐毅忠诚、智勇与功绩的文章,文字典雅,书法精湛,历来被视为楷书典范。本文将对《乐毅论》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翻译,便于读者理解其内容和思想。
一、文章总结
《乐毅论》出自《世说新语·文学》篇,作者不详,但相传为王羲之所书。文章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的生平事迹,赞扬其忠义、智谋与军事才能。文中通过回顾乐毅辅佐燕昭王、伐齐七十余城、功成身退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高度评价。
王羲之以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将此文书写得工整秀美,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充分展现了其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夫人有德,必有其位;有才,必有其功。 | 人若有德,必定会有相应的地位;有才华,必定会建立功业。 |
| 乐毅者,燕昭王之贤臣也。 | 乐毅是燕昭王时期的贤臣。 |
| 其才足以安邦,其志足以济世。 | 他的才能足以安定国家,他的志向足以拯救天下。 |
| 昭王卒,惠王立,疑毅,使骑劫代之。 | 燕昭王去世后,惠王即位,对乐毅产生怀疑,派骑劫代替他。 |
| 毅知不可留,遂去燕而归赵。 | 乐毅知道无法久留,于是离开燕国,回到赵国。 |
| 赵王以为相,封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 赵王任命他为相,封地在观津,尊称为“望诸君”。 |
| 毅之为人,刚而能断,信而能任。 | 乐毅为人刚正果断,诚信且能用人。 |
| 勇而有谋,忠而有节。 | 勇敢且有谋略,忠诚且有气节。 |
| 故能以弱燕破强齐,七十余城,尽归燕。 | 因此,他以弱小的燕国打败强大的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都归于燕国。 |
| 既成大功,乃辞位而去,不居其功。 | 完成大功之后,他辞去职位,不居功自傲。 |
三、结语
《乐毅论》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历史散文。它通过对乐毅一生的回顾,传达了“忠、义、智、勇”的儒家理想,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王羲之以精妙的笔法将其书写,使得这篇文章在书法与文学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乐毅论》的书法风格或历史背景,可参考相关书法典籍或历史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