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宋史萧燧传翻译

2025-09-26 17:04:04

问题描述:

宋史萧燧传翻译,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7:04:04

宋史萧燧传翻译】《宋史·萧燧传》是《宋史》中记载南宋官员萧燧生平事迹的一篇传记。该传主要讲述了萧燧的出身、仕途经历、政绩以及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的性格特点。以下是对其内容的总结与翻译整理。

一、原文简介

《宋史·萧燧传》出自《宋史·列传》,记录了南宋时期官员萧燧的事迹,包括其在朝为官时的表现、对国家的贡献以及个人品德。

二、(文字版)

萧燧,字照邻,临安人。生于北宋末年,成长于南宋初期。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后考取进士,步入仕途。初任地方官,因政绩突出,逐步升迁至中央要职。

他在任职期间,注重民生,关心百姓疾苦,反对贪腐,主张改革。曾多次上书朝廷,提出治国建议,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因此也常遭排挤。

在宋孝宗时期,他曾担任参知政事,参与国家重大决策。但因与宰相意见不合,最终被贬出京,退隐乡里。晚年生活简朴,仍心系国家,直至去世。

三、译文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萧燧,字照邻,临安人。 萧燧,字照邻,是临安人。
少有文名,弱冠举进士。 年轻时就有文才,二十岁考中进士。
初调临安府教授。 初次被任命为临安府的教授。
治郡有声,迁太常博士。 在地方治理上有声誉,升任太常博士。
时金人屡犯边,燧上疏请修战备。 当时金人屡次侵犯边境,萧燧上书请求加强战备。
帝嘉其言,命有司议之。 皇帝赞赏他的言论,命令有关部门讨论。
后以直言忤权臣,出知建康府。 后来因为直言触怒权臣,被调任建康府知府。
在任多所兴革,民甚德之。 在任期间进行多项改革,百姓十分感激。
及入朝,复以论事不合,罢去。 回到朝廷后,又因议论国事不合,被罢免。
遂杜门谢客,专意著述。 于是闭门谢客,专心著书立说。

四、人物评价

萧燧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虽屡遭挫折,但从不改其志。他不仅是一位有才能的官员,更是一位有操守的士大夫。他的事迹体现了南宋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五、结语

《宋史·萧燧传》通过简练的文字,展现了萧燧一生的仕途与人格魅力。他虽非显赫一时的权臣,却以其正直、忠诚和为民请命的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象。此传不仅是对萧燧个人的记录,也是对南宋士人风骨的一种写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