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什么意思】“乐不思蜀”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原意是形容刘禅在亡国之后仍然安于现状、沉迷享乐,不思复国。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人安于现状,忘记过去的苦难或责任,甚至对故土和过往毫无怀念。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乐不思蜀 |
拼音 | lè bù sī shǔ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
原意 | 刘禅亡国后安于现状,不思复国 |
现代含义 | 安于现状,忘却过去,缺乏进取心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人缺乏上进心或忘本 |
二、出处详解
“乐不思蜀”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的是蜀汉后主刘禅在魏国投降后,被带往洛阳,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原本只是表达他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满足,但后人借此讽刺他没有气节,只顾享乐,不思恢复旧国。
三、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自从升职后,就乐不思蜀,不再关心以前的同事了。 | 形容人沉迷于现在的地位,忽视曾经的情谊。 |
这些年轻人只顾眼前的享受,真是乐不思蜀。 | 批评他们缺乏远大目标,只图眼前快乐。 |
虽然公司面临困难,但他依然乐不思蜀,毫无危机感。 | 表达对他缺乏责任感的不满。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醉生梦死 |
反义词 | 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
五、总结
“乐不思蜀”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写照。它提醒人们,在享受当下生活的同时,也要保持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不能因为一时的安逸而忘记了初心和责任。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更多地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沉溺于表面的快乐,而忽略了真正的成长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