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是什么意思】“半途而废”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放弃,没有坚持到底。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毅力、意志不坚定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半途 | 中途、一半的路程 |
而 | 表示转折或承接 |
废 | 停止、放弃 |
整体含义: 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完成就放弃了,也就是“中途停止”。
二、成语来源
“半途而废”最早出自《论语·子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思是说,做事就像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如果停下来,就是自己放弃;如果继续努力,就能成功。
后人根据这段话提炼出“半途而废”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的行为。
三、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缺乏毅力 | 他学习总是半途而废,很难取得好成绩。 |
自我反思 | 我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之前学习半途而废。 |
鼓励坚持 |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避免半途而废。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虎头蛇尾 |
反义词 |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
五、总结
“半途而废”是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的后果。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在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免“半途而废”,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坚定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