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死有余辜出处于哪里

2025-09-10 07:44:39

问题描述:

死有余辜出处于哪里,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07:44:39

死有余辜出处于哪里】“死有余辜”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犯下的罪行极其严重,即使死了也无法抵偿其罪过。那么,“死有余辜”这个成语究竟出自何处?下面将从出处、含义、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死有余辜”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该成语表达了对某人行为的极端谴责,强调其罪行之深重,以至于“死有余辜”。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道德败坏、行为恶劣的人。

该成语结构为“死有余辜”,其中“死”表示死亡,“有余辜”意为罪责还有剩余,即罪恶远超过死亡所能抵偿的程度。因此,成语整体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在使用时,常与“罪大恶极”、“罄竹难书”等词语搭配,增强语义的力度。

二、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死有余辜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作者 司马迁(西汉)
含义 形容罪行极其严重,即使死了也无法抵偿其罪过
用法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带有强烈贬义
近义词 罪大恶极、罄竹难书、十恶不赦
反义词 无罪可恕、清白无辜
结构 主谓结构,“死”为主语,“有余辜”为谓语
使用场景 常用于文学、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中

三、延伸理解

虽然“死有余辜”出自《史记》,但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中,它被广泛引用和使用。例如,在现代影视作品或网络评论中,人们常用这一成语来表达对某些人的强烈不满或谴责。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成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在正式场合使用时应谨慎,避免过于情绪化或主观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出处与用法,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满清十三皇朝顺序】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入主中原至1912年溥仪退位,共历十二帝,而...浏览全文>>
  • 【满清十大奇案】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长达268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发生过许多令人震惊...浏览全文>>
  • 【满清十大酷刑有哪些】在清朝(1644年—1912年)统治期间,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镇压反抗,朝廷曾设立多种刑罚...浏览全文>>
  • 【满清十大酷刑凌迟】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手段和刑罚制度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浏览全文>>
  • 【满清豪放女】在清朝(1644年—1912年)这一历史时期,女性的社会角色和行为方式受到严格的礼教约束。然而,...浏览全文>>
  • 【满清第一风水师是谁】在清朝历史中,风水师作为神秘而重要的角色,曾为皇室和贵族提供选址、建宫、安葬等服...浏览全文>>
  • 【满墙春色宫墙柳的意思】一、“满墙春色宫墙柳”是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达,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景象或表达对美好事...浏览全文>>
  • 【满腔热血是什么生肖】“满腔热血”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充满激情、热情洋溢、充满正义感和奋斗精神...浏览全文>>
  • 【都柿是什么水果】“都柿”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名称,但很多人对其了解并不深入。实际上,“都柿”并非一种广为...浏览全文>>
  • 【都市之复活原始生物】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与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一种神秘而引人深思的现象悄然浮现——“都...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