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完整诗句】“百尺竿头”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鼓励人们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仍要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它源自佛教禅宗的典故,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生活中。
一、
“百尺竿头”最早出自《景德传灯录》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一位僧人在修行中达到较高境界,但仍然不满足,继续精进。这句成语寓意着即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不应自满,而应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完整的诗句是:“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这句话表达了禅宗修行的理念,强调修行者不应止步于已有的境界,而应不断超越自我,最终达到与宇宙一体的境界。
二、相关资料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出处 | 《景德传灯录》(宋代禅宗文献) |
原文诗句 |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含义 | 鼓励人们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突破。 |
用法 | 多用于激励他人或自己,在取得成绩后不骄傲自满,持续进取。 |
文化背景 | 源自佛教禅宗思想,强调修行不止、不断精进的精神。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教育、职场、体育等领域,表达对进步和成功的追求。 |
三、延伸理解
“百尺竿头”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知足常乐”与“精益求精”的辩证关系。它提醒我们: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挑战,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百尺竿头”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竞争与压力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结语
“百尺竿头”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应怀有“更进一步”的信念,勇往直前,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