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古诗原文及注释翻译】《望月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白居易诗歌中较为经典的作品之一。
一、
《望月有感》通过描绘诗人夜晚望月时的所思所感,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借“月”这一意象,寄托了游子对家的牵挂与无奈。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情真意切”的特点。
二、原文、注释与翻译
内容 | 说明 |
原文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客,相逢泪满衣。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注释 | 1. 时难: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2. 年荒:年景不好,饥荒频发。 3. 世业空:祖辈留下的家业已无存。 4. 羁旅:漂泊在外。 5. 乡心:思乡之心。 6. 五处同:指作者与兄弟分别在五个地方,但都因思乡而流泪。 |
翻译 | 战乱频繁,年景荒芜,家业尽失,兄弟四处漂泊,相见时泪水沾湿衣襟。 一同望着明月,心中充满乡愁,整夜思念,五地人心境相同。 |
三、赏析简要
《望月有感》虽篇幅不长,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明月”这一传统意象,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普遍性。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展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
如需进一步探讨白居易的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风格,可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