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不知归路的原文及翻译】一、
“沉醉不知归路”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句词描绘了词人在一次游玩后,因沉醉于美景与酒意,忘记了回家的路,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生活的状态。
本文将对这首词的原文进行展示,并提供对应的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意境和情感表达。同时,通过表格形式对关键词、句子、含义等进行对比分析,增强可读性与实用性。
二、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李清照
>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翻译:
> 记得那日傍晚在溪边亭子,
> 酒意正浓,忘了回家的路。
> 游兴尽了才乘舟返回,
> 却不小心闯进了荷花深处。
> 快点划船,快点划船,
> 惊飞了一群白鹭。
三、关键内容对比表
中文原文 | 英文翻译 | 含义解释 |
常记溪亭日暮 | I often remember the sunset by the stream pavilion | 回忆过去的一次傍晚游历 |
沉醉不知归路 | Drunk and unaware of the way back | 酒意浓厚,忘记回家的方向 |
兴尽晚回舟 | When the fun was over, I returned late in the boat | 游玩尽兴后才返程 |
误入藕花深处 | I accidentally entered the deep lotus flowers | 不小心进入荷花丛中 |
争渡,争渡 | Row, row, row! | 呼喊划船,急切地想要离开 |
惊起一滩鸥鹭 | Startled a flock of egrets | 惊动了水边的白鹭 |
四、作品背景简述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之一,风格清新自然,展现了她少女时期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词中通过简单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沉醉不知归路”一句,不仅体现了词人的洒脱性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生活的心态。这种“醉”的状态,不是沉迷于酒,而是沉醉于自然之美与心灵的自由。
五、结语
“沉醉不知归路”不仅是对一次游玩经历的回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也要放慢脚步,感受身边的风景与美好。李清照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情感与哲思,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