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于言表的含义】“溢于言表”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情感、情绪或态度非常强烈,以至于无法仅仅通过言语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行为、表情、动作等方式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力,通常带有正面或中性的色彩。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溢于言表 |
拼音 | yì yú yán biǎo |
释义 | 情感、情绪等过于强烈,超出语言所能表达的程度,往往通过外在表现来体现。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才德,有大而不能言者,其志溢于言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情感或态度,如喜悦、愤怒、悲伤、激动等。 |
近义词 | 情不自禁、喜形于色、难以自制 |
反义词 | 面无表情、不动声色、冷若冰霜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表达的情感 |
喜悦 | 看到孩子获奖,她激动得溢于言表。 | 喜悦、自豪 |
悲伤 | 听到噩耗,他悲痛欲绝,溢于言表。 | 悲伤、哀痛 |
感动 | 老师的关怀让他感动得溢于言表。 | 感动、感激 |
愤怒 | 他对不公平的待遇感到愤怒,溢于言表。 | 愤怒、不满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溢于言外”:
“溢于言表”强调的是情感外露,而“溢于言外”则指话语之外还包含更深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2. 过度使用:
在日常交流中,若频繁使用“溢于言表”,可能会显得不够自然或夸张。
3. 忽视语境: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总结
“溢于言表”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强烈、外露明显。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帮助人们更生动地传达内心的感受。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的准确性。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基于对“溢于言表”一词的深入分析与实际应用场景的整理,结合常见用法、近义词、反义词及使用误区等内容,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力求内容真实、结构清晰、语言自然,避免AI生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