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厚词语解释】“天高地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自然界的广阔与宏伟,也常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下面将从词语含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天高地厚 |
拼音 | tiān gāo dì hòu |
含义 | 原指天地广大无边,后引申为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也可形容自然景象的壮丽。 |
出处 | 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蓼萧》:“天高不可极,地厚不可量。”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或宾语,多用于赞美人或景物。 |
近义词 | 海阔天空、山高水长 |
反义词 |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
二、词语解析
“天高地厚”字面意思是指天空高远、大地深厚,象征着自然界的辽阔与厚重。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地是承载万物的基础,因此“天高地厚”常用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后来,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表达,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道德修养。例如,一个胸怀天下、心怀正义的人,常常被称为“天高地厚”。
三、常见用法举例
1. 形容自然景观
- 他站在山顶上,望着眼前浩瀚的云海,感叹道:“真是天高地厚啊!”
2. 形容人物品质
- 老师为人正直,心胸宽广,真可谓“天高地厚”。
3. 比喻志向远大
- 少年时期立下宏愿,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可谓“天高地厚”。
四、总结
“天高地厚”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可用于描绘自然之美,也可用于赞美人的高尚品格与远大志向。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也蕴含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运用。
结语:了解“天高地厚”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传递情感与思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