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

2025-10-02 01:58:30

问题描述:

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01:58:30

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一、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人戴望舒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发表于1942年。这首诗以“残损的手掌”为意象,象征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切情感与痛苦记忆。全诗通过描绘祖国各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在苦难中坚持希望的情感。

诗中,“残损的手掌”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痕,更是心灵上的创伤,它触碰过沦陷的土地,也感受过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诗歌内容概述(表格形式)

项目 内容
标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作者 戴望舒
创作时间 1942年
体裁 抒情诗
主题 爱国情怀、民族苦难、希望与坚持
主要意象 残损的手掌、祖国山河、沦陷土地、历史遗迹
情感基调 悲怆、深情、坚定
艺术特色 意象鲜明、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思想内涵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展现民族精神的顽强

三、诗歌赏析要点

- “残损的手掌”:既是身体的伤痛,也是心灵的创伤,象征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 “辽远的一角”:暗示被侵略者占领的国土,表现出诗人对失去家园的悲痛。

- “温暖的湖泊”:象征希望与光明,即使在黑暗中也不放弃对未来的期待。

- “无形的手掌”:表达诗人虽身处困境,仍心系祖国,不愿放弃信念。

四、结语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充满力量与情感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戴望舒个人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通过“残损的手掌”这一独特意象,诗人将个体的苦难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赋予了诗歌深刻的历史意义与人文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