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伏无违的意思是】“拱伏无违”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游记》。在小说中,孙悟空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并被安排管理蟠桃园。后来,孙悟空因不满天庭的轻视,大闹天宫,最终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时,他才被救出,并成为取经团队的一员。
“拱伏无违”原意是指“拱手服从、毫无违抗”,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上级或权威完全顺从、不敢有丝毫反抗。在《西游记》中,这个成语最初是对孙悟空的一种讽刺,意思是说他虽然表面上服从天庭,但实际上并不真正臣服,内心仍有反叛之意。后来,这个成语也常用于形容表面上顺从,实则另有想法的人。
总结与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拱伏无违 |
出处 | 《西游记》 |
原意 | 拱手服从、毫无违抗 |
引申义 | 表面上顺从,实则不服从或有反抗心理 |
使用场景 | 描述表面服从但内心不认同的行为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讽刺或描述复杂的人际关系 |
通俗解释
“拱伏无违”字面意思就是“拱手表示服从,没有违背”。但在实际使用中,它往往带有讽刺意味。比如,一个人表面上对领导点头哈腰,但心里却很不服气,这种行为就可以用“拱伏无违”来形容。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被封为“齐天大圣”,但他并没有真正臣服于天庭,而是经常挑战权威。因此,天庭称他为“拱伏无违”,其实是一种贬义的说法,暗示他虽然表面服从,实则心中不服。
小结
“拱伏无违”不仅是对孙悟空性格的描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服从不仅仅是表面的恭敬,更应该是内心的认同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