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若崩是什么意思】“从恶若崩”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三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追随邪恶就像山崩一样迅速而难以控制。这句话强调了人性中容易被不良行为所吸引的倾向,一旦开始做坏事,就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拾。
一、
“从恶若崩”形象地表达了人一旦走上错误的道路,就如同山体崩塌一样,迅速且难以挽回。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防止因一时的放纵而酿成大祸。
它与“从善如登”相对,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行善需要坚持和努力,而作恶却容易迅速堕落。因此,这个成语常用于劝诫人们远离恶行,坚守道德底线。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延伸意义 |
从恶若崩 | 追随邪恶如同山崩,形容做坏事容易且迅速 | 《左传·隐公三年》 | 多用于劝诫、警示 | 强调恶行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 |
从善如登 | 行善如同登山,需要努力和坚持 | 《左传·隐公三年》 | 用于鼓励向善 | 强调善行的艰难与价值 |
对比 | “从恶若崩”与“从善如登”形成对比 | 《左传》 | 用于道德教育、人生劝诫 | 提醒人们选择善行的重要性 |
三、延伸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从恶若崩”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也适用于社会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例如,青少年如果接触不良环境,可能很快受到负面影响;企业如果忽视道德规范,也可能迅速走向腐败。
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体系,预防“从恶”的发生,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崩”之灾。
结语
“从恶若崩”虽是古语,但其道理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做人做事,当以善为本,切莫轻视小恶,否则终将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