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如崩意思和来源是什么】“从恶如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一旦走上错误的道路,就会像山崩一样迅速堕落,难以回头。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行为一旦偏离正道,后果往往不可挽回。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从恶如崩 |
拼音 | cóng è rú bēng |
释义 | 指人一旦走上邪恶的道路,就像山崩一样迅速堕落,难以挽回。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
近义词 | 一失足成千古恨、堕入深渊 |
反义词 | 知错就改、洗心革面 |
二、成语来源
“从恶如崩”最早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这句话的意思是:追随善行如同登山,艰难而缓慢;而走向邪恶则像山崩一样迅速而无法阻止。
在古代,“从恶如崩”常被用来告诫人们要谨慎选择人生道路,避免因一时的错误决定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三、使用场景与意义
1. 教育警示:常用于教育孩子或年轻人,提醒他们不要轻易走上歪路。
2. 历史反思: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用于描述某些人或群体因误入歧途而迅速堕落的过程。
3. 文学表达:在小说、散文中,用来增强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四、总结
“从恶如崩”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不仅揭示了人性中容易滑向错误的一面,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坚守正道。它的出处虽古,但其警示意义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价值。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来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借鉴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