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是什么意思】“魑魅魍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各种鬼怪或邪恶的事物。这个词语原本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后来被广泛用于比喻社会上的坏人、坏事或不正当的行为。
一、词语解析
- 魑(chī):山中的精怪,形状像牛,头上有角。
- 魅(mèi):妖怪,多指迷惑人的精怪。
- 魍(wǎng):水中的怪物。
- 魉(liǎng):山林中的怪物。
这四个字合起来,原本指的是山林水泽中出现的妖魔鬼怪,后引申为一切邪恶、诡谲、不可捉摸的事物。
二、词语含义总结
词语 | 含义 | 出处/来源 | 常用语境 |
魑 | 山中的精怪,形似牛,有角 | 《山海经》 | 指山中怪兽 |
魅 | 会迷惑人的妖怪 | 《说文解字》 | 比喻蛊惑人心的人或事 |
魍 | 水中的怪物 | 古代神话 | 比喻阴险狡诈之人 |
魉 | 山林中的怪物 | 古代文献 | 指隐藏在暗处的恶势力 |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魑魅魍魉”多用于比喻:
- 社会上的坏人、恶势力;
- 不良现象或腐败行为;
- 虚假、诡计多端的事物。
例如:“我们要坚决打击黑恶势力,不让魑魅魍魉在社会上横行。”
四、相关成语与俗语
- 驱邪避凶:与“魑魅魍魉”相呼应,强调去除邪恶。
- 妖魔鬼怪:与“魑魅魍魉”意思相近,常用于文学作品中。
- 见鬼了:口语化表达,有时也用来形容遇到奇怪或难以理解的事情,类似“魑魅魍魉”的意象。
五、文化背景
“魑魅魍魉”最早出现在《楚辞》和《山海经》等古籍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想象。随着时代发展,这一词语逐渐从神话走向现实,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
六、结语
“魑魅魍魉”不仅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词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对善恶、真假的区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警惕那些伪装成“正常”的“魑魅魍魉”,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