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原文及翻译】一、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这两句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奇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之情。其中,“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意为聚集了神奇秀丽的景色;“阴阳”指的是山的南面和北面,“割昏晓”则是形容山体高大,使得山的南北两面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对比。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原文、出处、作者以及翻译的详细说明,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二、原文及翻译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出处 | 唐代·杜甫《望岳》 |
作者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诗句含义 | 大自然将神奇秀丽的景色集中于泰山;山体高大,使山南与山北昼夜分明。 |
翻译 | 天地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聚集在这座山上;山的南面和北面因高耸而分隔出早晚的光线变化。 |
诗歌背景 | 此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所作,描写他登上泰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 |
三、诗句解析
“造化钟神秀”中,“造化”指的是大自然的造物之力,“钟”有“聚集、凝聚”的意思,整句意思是:大自然将最美丽、最神奇的景色都集中在了泰山之上。
“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原指日光的明暗方向,后引申为山的南面(阳)和北面(阴)。由于泰山海拔高,山体遮挡了阳光,导致山的南北两侧在清晨和黄昏时分光线差异明显,仿佛被山体“割开”了一样。
四、总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不仅是对泰山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体现了杜甫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这两句诗,我们不仅看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也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写法,正是杜甫诗歌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望岳》全诗或杜甫其他作品,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