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斗量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车载斗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数量非常多,多得可以用车装、用斗量。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曹植传》,原意是形容人才众多,后来演变为形容物品或人数极其庞大。
一、成语故事
在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有一次,曹操问他的儿子们:“你们谁最有才能?”曹丕和曹植都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学。但曹操最终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
后来,有人向曹操推荐了大量的人才,说这些人“车载斗量”,意思是这些人才多得可以用车来装,用斗来量,形容数量极多。曹操听后感叹道:“人才虽多,但能真正为我所用者,却寥寥无几。”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人才众多,但也强调真正有用的人并不多。
二、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车载斗量 |
拼音 | chē zài dòu liàng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曹植传》 |
释义 | 形容数量非常多,多得可以用车装、用斗量。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数或物品数量极大。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
例句 | 中国人口众多,可谓车载斗量。 |
三、使用场景
“车载斗量”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表达数量之多,尤其适用于描述人才、货物、人群等。例如:
- 企业招聘时,可能会说“应聘人数车载斗量”。
- 描述某个地区人口众多时,可以说“该地居民车载斗量”。
四、总结
“车载斗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源自古代对人才数量的形容。它不仅表达了数量的庞大,也隐含了对真正有价值事物的筛选与重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依然广泛使用,适用于各种需要强调数量庞大的场合。